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
當前位置:首頁 >> 全國政采新聞聯播電子報 >> 堅持問題導向不斷開創(chuàng)中直采購新局面

堅持問題導向不斷開創(chuàng)中直采購新局面

欄目: 全國政采新聞聯播,電子報 時間:2019-11-18 18:04:07 發(fā)布:管理員 分享到:
【摘要】

堅持問題導向不斷開創(chuàng)中直采購新局面

■ 本報記者 吳敏 張明柳

近日,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采購中心(以下簡稱“中直采購中心”)成功舉辦“中直機關2019年集中采購業(yè)務培訓班”。培訓班上,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張宇航部署了中直機關政府采購下一步的工作,包括深刻認識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新形勢,準確把握中直機關政府采購工作存在的問題以及切實履行采購人的主體責任。

深刻認識深化政采制度改革的新形勢

政府采購作為國家公共財政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成長、發(fā)展、壯大。2018年,全國政府采購規(guī)模達到3.5萬億元,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穩(wěn)定在10%以上,對經濟發(fā)展的貢獻不言而喻。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立足于發(fā)揮財政宏觀調控作用,加快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財政體系,推行了一系列財政制度改革,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當前,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再次走到深化改革的前沿,對此,張宇航指出,中直機關政府采購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

一是政策要求新。去年11月,中央深改委會議通過《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方案》,今年,財政部接連出臺了《關于促進政府采購公平競爭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的通知》《關于運用政府采購政策支持脫貧攻堅的通知》等文件,標志著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正往縱深發(fā)展和推進。

二是工作定位新。中直機關政府采購工作的首要職責是為中直、中辦各單位采購符合實際需求的貨物、工程和服務,保障機關正常有序運轉,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政府采購被賦予了更多的政策功能、更鮮明的工作定位,就是要確保在以程序正義落實好廉政建設的同時,履行好職責作用,維護好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以及采購人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彰顯公共財政支出的調控作用。

三是責任要求新。政府采購一方面連接采購人需求,另一方面連接市場供給,同時還連接著財政部的政策制度,可以說是宏觀經濟政策的“風向標”、市場供給的“晴雨表”和社會誠信體系的“溫度計”。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更加強調回歸其本源,越來越強調采購人的主體責任,采購人要對整個采購過程和采購結果負責。這就需要大家切實轉變角色定位,增強擔當意識,主動跟進適應,避免出現采購結果無人負責、不愿擔責、難以追責的局面。

準確把握中直機關政采工作存在的問題

“經過15年的發(fā)展,我們在總結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對新時代政府采購工作的新政策新要求,中直機關政府采購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不僅會影響采購項目的質量和效率,還會影響中直機關政府采購工作的公信力?!睆堄詈綇娬{,必須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不斷開創(chuàng)中直機關政府采購工作新局面。他提出,從當前的實際看,主要存在以下3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依法采購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政府采購的本質要求是遵循法定程序實現采購目標。近年來,中直機關政府采購工作法治化、規(guī)范化程度不斷提高,依法采購、依規(guī)采購已經深入人心、成為常態(tài)。但在日常工作中,各單位不同程度還存在一些不夠規(guī)范的地方。

二是采購人主體責任發(fā)揮還不夠到位。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一個方向就是強化采購人的主體責任,但實際工作中,有的采購人主體責任發(fā)揮還不夠到位。

三是政府采購內控機制還不夠健全。加強政府采購內控機制建設是堅持底線思維和問題導向,規(guī)范政府采購內部監(jiān)督制約的有效途徑。但部分采購人內控機制不完善,監(jiān)督制約還不夠有力。

張宇航希望以上這些問題能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管控,努力推動中直機關政府采購工作提質增效。

切實履行采購人的主體責任

采購人的主體責任是政府采購法律法規(guī)賦予的,也是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對中直、中辦機關來說,我們的很多政府采購項目直接關系服務黨中央,直接關系保障機關運轉,政治性強、標準要求高,必須以對黨的事業(yè)高度負責的精神,把履行采購人的主體責任,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政府采購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切實做到按法律法規(guī)辦事、按規(guī)章制度辦事、按程序要求辦事,維護好中直機關政府采購工作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張宇航指出,在這方面,要把握好以下4點:

一是研究吃透政策?,F行的政府采購政策法規(guī)是做好采購工作的基本依據,一方面,要按照政府采購的各項法律規(guī)定組織實施好采購項目,另一方面又要通過組織實施采購項目,將國家有關節(jié)能環(huán)保、脫貧攻堅、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等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據統(tǒng)計,目前政府采購領域的法律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規(guī)范性文件等有近百件,僅今年就出臺了6、7件,法律政策體系越來越完善、越來越規(guī)范。從事采購工作的同志,無論是領導干部還是具體經辦人,都要注重加強對政府采購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的學習,特別是對新出臺的制度規(guī)定,要及時學習、及時跟進,將有關規(guī)定要求落實到采購文件編制和采購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今后,中直機關各單位需要組織內部學習培訓的,中直采購中心要繼續(xù)做好“送課上門”服務。

二是把握工作規(guī)律。政府采購是一項專業(yè)性、程序性很強的工作,有內在的規(guī)律可循。希望大家善于總結規(guī)律,對每一個采購項目都能做到在采購前認真準備、采購過程中認真組織、采購完成后認真總結,準確把握本單位政府采購工作的規(guī)律特點,盡量少走彎路。要按照中央預算單位政府集中采購目錄要求,準確把握貨物、工程、服務的區(qū)別,分清楚目錄內外、限額上下、公開和分散采購數額的界限,提高項目委托的成功率。同時,還要注意總結各類采購方式的特點、運行規(guī)律、期限要求,把握好各個時間節(jié)點的工作事項,把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做實做細,不斷提高政府采購的效率。

三是注重市場調研。政府采購工作直接對接市場,可以說是瞬息萬變,只有通過主動深入調研,才能提高工作的針對性,降低項目廢標率。因此,在采購項目實施前,要注重對市場進行數據分析,真正了解項目的特點和需求,把握市場的動向和前沿。要加強主動性,多做一些基本的市場調研,通過電話咨詢、網上比對、實地考察等方式獲取采購項目的性能、配置、供求、價格等詳細信息,多聽取幾家潛在供應商的意見建議,綜合對比方案優(yōu)劣,保證項目需求的準確性、公平性,確保采購結果更好地滿足實際需要。

四是健全完善制度。從采購工作實踐看,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規(guī)范是做好政府采購工作的重要保障。要按照財政部關于加強內部控制的指導意見,切實加強采購制度規(guī)范化建設,對屬于政府采購范疇的,制定本單位落實政府采購制度的具體措施,完善更好履行采購人主體責任的相關規(guī)定,按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程序,加強對重點環(huán)節(jié)的控制和管理,加強采購的計劃性和規(guī)范性。要完善內部審核、監(jiān)督機制,突出重點環(huán)節(jié),形成相互間的制衡機制,確保采購權力的規(guī)范運行。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本文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第909期第1版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