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綠”而行 全“綠”以赴
【熱點關注】
逐“綠”而行 全“綠”以赴
——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掠影
■ 本報記者 嚴斯宇
11月1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進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圓滿落下帷幕。
本屆進博會繼續全“綠”以赴。記者看到,一大批高端裝備制造、綠色環保、生物技術等領域新品在本屆進博會上首發首秀首展;記者聽到,一大批專家學者及實踐者圍繞綠色低碳話題共同探討打造零碳城市的有效路徑。
看綠色,低碳新風勁吹
本次進博會,持續聚焦氫能領域的豐田公司展示了氫能的制造—運輸—儲存—使用的全過程模型演示。在制氫方面,豐田利用水電解裝置制造氫能,面向產品化已經開始了實證試驗。在運輸和儲存方面,氫能可以液態、氣態以及儲氫模塊的形式進行儲存及運輸。此次,豐田帶來了重量更輕、容量更大的大型商用車用儲氫罐,以及能夠實現更快加氫、更遠續航的更換式氫氣瓶集成儲存模塊。
“一款氫能汽車可以實現充氫氣3分鐘,在理想條件下續航781公里?!闭古_工作人員李思凡介紹,運用氫燃料電池系統的汽車能實現“負排放”,空氣經過車的過濾系統后進入車輛的電堆發生反應,這樣不僅是對車輛的保護,也讓反應后的產物更加干凈。由于該車輛在行駛時,不排放任何有害氣體,只排出水,加上對空氣的清潔作用,就像“一個移動的空氣凈化器”,也就實現了“負排放”的目標。
在本屆進博會期間,連續六年參展進博會的西門子把室內垂直農場的“微縮版”搬到了進博會的現場,展示西門子垂直農業智能解決方案如何以數字化技術精準控制溫度、濕度、光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和土壤中的養分含量等指標,為植物生長創造有利條件,賦能農業生產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續。與傳統農業相比,垂直農業可減少95%的用水量,且不添加農藥。其所消耗的能源將主要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用于控制垂直農場中的生長環境、播種和農收。據展臺工作人員介紹,西門子垂直農業智能解決方案已經在全球多地成功應用。
綠色、低碳,更成為西門子的戰略選擇。進博會期間,西門子正式發布西門子Xcelerator生態合作伙伴計劃,旨在以西門子Xcelerator為依托,發揮平臺網絡效應,激發創新生態潛力,成就并賦能新一代數字化和低碳化轉型服務商,共同加速產業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除了“大塊頭”與“黑科技”,小物件也充分體現了綠色。本屆進博會不少參展企業喊出了“綠色”“零碳”“可持續”的口號,各類快消企業通過使用更可持續材料、產品及包裝的可持續來展示其核心理念。
經過捆包、回收、壓條、編織,漂浮在中國海岸線50公里內的海洋廢棄物重新變廢為寶。MUJI無印良品使用回收材料來制造產品,如聚乙烯材料用于制作手袋和涼鞋,尼龍材料用于制作外衣和下裝,滌綸材料用于制作Polo衫和其他裁剪縫制產品。
MUJI無印良品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負責人余江雪介紹,“這些材料通過開發,可以彌補回收再循環材料特有的色澤和強度?!焙Q髲U棄物統一回收后生成再生材料,再由山東一非遺村莊中的村民阿姨制作成商品。這不僅具有環境友好性,還可以為村民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讓非遺手工技藝傳承下去。
除了看點豐富的綠色展品,“綠電辦展”也成為了一大亮點。本屆進博會以“零碳零塑辦博,綠色智慧出行”為目標,通過省間綠電交易的方式,采購綠電800萬千瓦時。來自外省的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驅動每一輛新能源擺渡車以及運行展會上的每一臺設備。這意味著進博會首次實現100%全綠電辦展,預計可以減排二氧化碳3360噸。
據上海電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陳春逸介紹,除了實現全綠電辦展,第六屆進博會期間還將對建筑運行、餐飲供應等碳排放數據進行核算,采用購買碳配額方式,中和展會溫室氣體排放。展館采用三聯供系統,將并網發電產生的余熱用于夏季供冷、冬季供暖、供生活熱水,實現能源梯級利用。
除了綠色辦展,逛展也刮起綠色新風尚。據介紹,本屆進博會倡導綠色智慧出行,辦展期間的保障用車——公交車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
話綠色,打造零碳城市
在進博會舉辦期間,多個圍繞綠色低碳領域展開的論壇同步進行。2023(第四屆)國際碳中和與綠色投資大會暨第二屆零碳中國城市峰會以“共筑綠色家園,共享零碳城市”為主題,來自產學研界多位國內外專業人士共探打造零碳城市的有效路徑。
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認為,打造零碳城市要在四個方面下功夫。一是把節能放在最突出位置;二是利用好數字技術,把數字技術融入零碳技術研發全過程;三是要挖掘綠色金融和綠色交易的潛力,鼓勵和引導資金流向綠色工業、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等節能減污降碳重點項目,培育綠色交易市場,降低全社會成本;四是激發國際交流互鑒,加強在技術、項目、投資、市場化改革、政策制定等領域的交流合作。
香港大學榮譽教授、香港理工大學杰出講座教授陳清泉說,“雙碳”戰略是指引我國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方向,構建零碳城市是未來的必然要求,要從能源供應端、能源消費端、人為固碳端“三端發力”,推動四網(能源網、信息網、交通網、人文網)四流(能源流、信息流、物質流、價值流)融合。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氫科學技術研究會會長丁文江介紹,目前我國已經可以長距離、大規模地儲用氫,還可以將棄風電量、棄光電量電解質成綠氫,進行固態儲氫、轉化為可再生余能。水解制氫技術也已臻成熟,氫密度更高,可達到13%—15.2%。他介紹了一種“金氫”的概念,這種氫不但不產生二氧化碳,反而消耗二氧化碳,在制氫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為負數。
而在瑞典,天然氣未來則有可能取代化石燃料。瑞典國家研究院循環經濟業務負責人、北歐可持續發展協會會長約翰·拉瑞爾介紹,天然氣雖然只占瑞典能源結構的4%,但地位重要,有取代化石燃料的可能性。瑞典政府與瑞典能源署目前正大力支持生物質天然氣發展,要求到2030年至少10%的重型卡車使用生物質天然氣,并承擔40%因能源轉型而增加的成本。他建議,要充分挖掘和應用如生物質天然氣的現有技術,找到適合國情的能源可持續發展道路。
江蘇省常熟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曉紅講述了常熟的零碳城市經驗。在打造零碳城市的過程中,常熟設立智能改造專項資金,推動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紡織服裝三個千億級支柱產業實現轉型升級;重點布局氫能、光伏、鋰電三大方向,大力引進相關新能源龍頭企業,基本形成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用氫的完整產業鏈條;聲學產業規模龐大,依托“蘇州·中國聲谷”,市場規模突破300億元;積極與國內國際優秀企業合作,打造跨國產業園和綠色低碳科技島園區。
北京未來科學城管理委員會規劃建設處處長王小玲在會上透露了北京未來科學城(能源谷)的低碳創新情況。北京未來科學城位于昌平區東南部,是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樞紐型主平臺之一,定位為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未來科學城總占地170.6平方千米,吸引了超15000名能源科研人才。據悉,未來科學城100%建筑為綠色建筑,其中三星級占比超50%,各類建設項目采用可再生能源,完成了能源智能監測平臺搭建,獲準國內首個商務區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ISO37108國際標準的符合性評價報告。
甘肅省張掖市也在積極建設“零碳”城市。張掖市委副書記、市長趙立香介紹,張掖目前的風、光、水清潔能源可開發量達7700萬千瓦,凹凸棒石儲量占全國63%以上,鎢鉬儲量居北方城市首位。張掖設立了祁連綠色產業發展基金,著力培育壯大新能源產業,堅持“風光水火氫氨儲”多能互補開發,建設新能源“四基地一體系”,突出發展氫能綠電,為此還出臺了一系列規劃文件,“盡最大努力營造舒適、便捷、高效的可持續發展投資環境?!壁w立香表示。
(本版攝影/本報記者嚴斯宇、 新華社記者丁汀、新華社記者辛夢晨)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