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膛里的童話
【往事如鉛】
灶膛里的童話
■ 子安
柴火在灶膛噼啪炸開年輪里的故事時,臘肉的香氣便順著梁柱爬上房梁。外婆往灰堆里埋紅薯的動作,像在藏一窩毛茸茸的黃昏。鐵鍋邊緣冒出的白汽模糊了玻璃窗,我在氤氳的水霧里,看見童年的自己正在灶臺邊偷吃酒釀圓子。
青磚砌的臺面沁著苔痕,竹制蒸籠的縫隙里常年游走著糯米香。外婆用火鉗撥弄柴堆的動作,像在梳理一只沉睡的鳳凰羽毛。我常蹲在松針鋪就的蒲團上,看火苗從柏枝里探出橘紅的舌頭,將鐵鍋底舔出焦糖色的光斑。灶間竹匾里曬著新收的鼠曲草,我們準備清明時將它揉進青團里,順帶把整個春天的綠都包進褶皺的皮囊中。
三伏天的灶膛是慵懶的貓,蜷在陰影里打盹。竹筒飯的清香從裂開的筍衣里溢出來,裹著幾粒偷渡的螢火蟲。暴雨突至的傍晚,濕柴在灶膛里嗚咽,濃煙倒卷著撲向天窗,把雨絲染成灰鴿子羽毛。外婆解下圍裙當扇子,火星子便追著布角飛旋,在潮濕的空氣中劃出轉(zhuǎn)瞬即逝的銀河。
我最愛偷舀鐵鍋底的鍋巴。剛揭蓋的飯甑蒸騰如小火山,米香里摻著竹篾的清苦。鍋鏟刮過鍋底的脆響,驚醒了梁上打盹的家燕。焦黃的鍋巴掰開時有琉璃碎裂的聲響,就著腌漬的楊梅汁,酸與脆在齒間炸開細小的閃電。如今超市賣的即食鍋巴規(guī)整如郵票,再尋不見那道蜿蜒的焦痕。
霜降后的灶膛變得貪吃,吞下整捆整捆的油茶樹枝。煨在熱灰里的陶罐咕嘟著枇杷膏,琥珀色的膏體里沉著整座后山的咳嗽聲。冬至前夜,外婆總要蒸米粿,面團在她掌心翻飛時,總漏下幾點雪白的面粉,恰似早開的梨花落在青石板上。
拆灶那日,錘子敲碎青磚的悶響驚飛了二十年的炊煙。陳年的火灰揚起來,在半空開成轉(zhuǎn)瞬即逝的蒲公英。我看見童年的自己從裂縫里鉆出來,發(fā)梢沾著酒釀的甜氣,口袋里掉出烤焦的栗子殼。新裝的煤氣灶泛著不銹鋼的冷光,像塊未及書寫故事的石碑。唯有墻角殘存的煙痕,仍保持著火焰最后的舞姿。
暮色漫過空灶膛時,我聽見梁上傳來細碎的響動?;蛟S某粒未燃盡的火星,正借著月光織補往事。那些被鐵鍋蒸發(fā)的晨昏,在水泥墻面上凝結(jié)成鹽白的霜花,等某個清晨,重新被柴火的溫度喚醒成滾燙的黎明。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quán),若需轉(zhuǎn)載或復(fù)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lǐng)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wù)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quán)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